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推荐导航通道
内审员证书系统 艾米赛博检验认证
  • 为能源服务
  • 绿色能源畅行天下
  • 政府帮扶企业之家

咨询电话:400-706-9001


技术专家咨询电话 :19217090119

  • 为能源服务
  • 绿色能源畅行天下
  • 政府帮扶企业之家

让“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来源:云南日报| 2025-03-21 15:12:58|

  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云南享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催生出美丽的“鲜花经济”。多年来,云南鲜切花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市考察,第一站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了解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情况。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七彩云南考察指导。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心系高原特色农业,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为云南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勉励大家:“你们这个事业搞得很兴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我给总书记重点介绍了106个品种中的7个”

  一场瑞雪悄然而至,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银装素裹。鳞次栉比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千亩花海比俏争春。

  2024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195万亩左右,农业产值达48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400亿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35万亩,鲜切花产量206亿枝,均为全国第一,产量相当于给全国人民每人提供了约15枝鲜花,给全世界的人每人提供了2.5枝鲜花。习近平总书记听了介绍,点头表示赞许。

  “在展示区,我向总书记介绍了花卉品种。”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技术负责人杨佳回忆起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经历,难掩激动。她说,当天现场共展示了106个花卉品种,前10个品种均为“云南造”,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种子是花卉产业的“芯片”。云南一手抓国外引进,一手抓自主培育,努力打造我国花卉种业创新高地,目前已获得新品种国家授权800余个,占全国授权的47%,位居全国第一。云南省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的不到5%提高到了15%,拥有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花卉领域领军人才及杰出人才团队占全国的1/2。

  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听介绍,一边仔细察看鲜花的形态。

  “我向总书记重点介绍了‘赤子之心’和‘红船’这两个云南自主研发的玫瑰品种,‘赤子之心’这个名字表达了我们本土花卉育种工作者对壮大云南花卉产业的初心。”杨佳说,除了这两个自主研发的品种外,还向总书记介绍了辐射带动群众增收最广的紫色玫瑰品种“紫霞仙子”,这个品种的瓶插时间长达45天以上,而普通玫瑰的瓶插期一般为7至15天左右,很受市场欢迎。

  一簇簇、一团团,排成一列的玫瑰花、马蹄莲花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一步一花、一步一景,杨佳边走边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雪山’‘高原红’两个玫瑰品种,是白色玫瑰品种、红色玫瑰品种的销量冠军。”

  在彩色马蹄莲展示区,杨佳向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介绍了两个品种——黑色的“黑洞”和白色的“纯艺术”。杨佳说,总书记饶有兴致地了解了“黑洞”马蹄莲的价格、用途等。“所有鲜切花品类里,只有彩色马蹄莲里有黑色,售价也比一般马蹄莲高了两倍。”杨佳向总书记介绍,因单价远高于玫瑰,马蹄莲多用于花艺,不单独作为鲜切花售卖。

  地处低纬高原,垂直气候特征鲜明,光热、生物资源丰富,让云南成为北半球农业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提供了一方沃土。“丽江的高原气候很适合马蹄莲等球根花卉的种植。”杨佳介绍,目前园区里量产的彩色马蹄莲鲜切花涵盖白、黄、粉、紫、橙等色系18个品种,年产量约90万枝,彩色马蹄莲亩产值达50万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温室马蹄莲种植基地,生产的彩色马蹄莲鲜切花占全国市场份额的90%。

  “总书记对农业如数家珍”

  穿过展示区,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智能温室2号大棚。

  棚外冰天雪地,棚内温暖如春,花开正艳。与姹紫嫣红的玫瑰花一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农业设施。

  “总书记非常关心农业,也非常懂农业,对农业如数家珍。”杨佳说,“在温室大棚玫瑰花种植区里,总书记了解了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原理,还谈到了智能温室大棚的运转。”

  在大棚里走完一圈,脚底却不见泥,这得益于全自动绿色无土栽培技术。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集育苗、智能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无土绿色栽培、全程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鲜切花采后处理、预冷储藏等先进技术于一体。杨佳介绍,通过全自动的环境控制系统,全程控制生产环节,能够将生产时间精准到天,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

  科技赋能、智能化生产,确保了产业园出产的鲜花A级以上优质率超过70%。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智能温室大棚通过对回收水采用二级过滤并经紫外线消毒处理的方式,实现肥水循环使用,不向外界排放肥料和农药,节水率达80%。

  “总书记特别关心在园区工作的周边群众收入怎么样、来园区上班方不方便。”杨佳说,在大棚内,习近平总书记与现场务工人员亲切交谈,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令人感动。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是他的关注重点。他曾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从2015年至今,三次云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优势,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十年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功夫下在“现代化”上,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市场竞争力,让高原特色农业更“特”更“优”,持续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如何更好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云南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持续加力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云南省委、省政府瞄准更“特”更“优”,聚焦“1+10+3”重点产业(“1”即粮食;“10”即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含核桃和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含奶业、生猪、乡村旅游;“3”即烟草、甘蔗和天然橡胶),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随着一项项政策在云岭大地落细落实,以云茶、云花为代表的“云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是为了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总书记询问了我的收入,我告诉总书记,在这里工作特别开心,现在一个月的收入能有4000多元,旺季可达7000多元。”2号大棚田间组组长和月华是周边村寨的纳西族村民,她笑着回忆,“总书记和蔼可亲,看到我和工友们正在花田里采花,主动走上来与大家交流,祝福我们的生活如同纳西族的‘和’姓一样和和美美,大家都非常感动。”

  “总书记赞许云南花卉做到了全国第一”

  走出智能温室大棚,永生花展示区的鲜切花加工产品,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

  “总书记对永生花系列产品很感兴趣,询问了蓝色玫瑰摆件、用1300枝玫瑰制作的抱抱熊等产品的价格和工艺。”永生花馆导购员王晓说。

  永生花是对鲜切花进行脱水、脱色、烘干、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形成的花,可以长时间保存,其出口价格能达到普通鲜花的5到10倍。“永生花产品的质量,也离不开优质的鲜切花原料。”王晓说。

  眼下,园区正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发展鲜切花加工,现已推出玫瑰花、马蹄莲、蒲公英等系列永生花产品,全产业链打造“丽江de花”永生花系列品牌。

  离开永生花产品展示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玫瑰花分级包装生产线,察看筛选、分级到包装、发货的全流程,对鲜切花通过物流及时外销表示肯定。

  目前,园区规模种植了48种玫瑰鲜切花,年产量3956万枝。“园区里出产的鲜切花,有四成出口。”杨佳介绍,依托附近的丽江机场,这里的鲜切花等产品可以空运直达北、上、广等城市,实现36小时内送达,产品销往日本、越南、俄罗斯等国家。

  “一束花”,映射出彩云之南的经济活力。

  42年前,昆明市斗南村村民种出了第一批上市销售的剑兰,拉开了云南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序幕。如今,“云花”在全国乃至全球美丽绽放、花香四溢,全国唯一国家级花卉市场——斗南花卉市场,花卉拍卖交易规模亚洲第一,日均交易鲜花约3000万枝,联结2200多家花卉企业、1000多家物流企业、35万多家花店。从竹棚土栽到智慧农业,云南花卉产业形成了完备的全产业链体系。

  “总书记赞许云南花卉做到了全国第一,为云花点赞!”杨佳备受鼓舞,立刻回应,“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云花绽放,春色满园。

  在离开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殷殷嘱托,情深意长,催人奋进。

  临别时,大家围拢过来,依依不舍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挥手道别。


精彩图集

精彩文章

让“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让云南享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催生出美丽的“鲜花经济”。多年来,云南鲜切花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上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市考察,第一站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了解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七彩云南考察指导。2015年、2020年,习...

01月01日 08:00

关税等贸易壁垒不利于世界经济繁荣稳定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0日表示,关税等贸易壁垒不利于世界经济繁荣稳定,经贸分歧不应让全球经济承担代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了全球增长预期,认为一些国家近期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将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导致通胀上升。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我注意到有关报告。”毛宁说,关税等贸易壁垒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繁荣稳定。经贸分歧应当通过对话协商解决,而不是让全球经济承担代价。“对中国来说,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原则...

01月01日 08:00

情理并重,上好思政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纲要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在政策给力、保障充分、“热度”十足的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也值得重点关注。思政教师需要在海量资源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回归课程的本质——如何讲好道理。讲理的关键在于“亲密”。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专业知识只是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上限”。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套“师生关系度”量表,来评测课程获得学生...

01月01日 08:00

学分互认,打破高校知识的“围墙”

近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教学合作模式正式拉开序幕。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施共用实施方案(试行)》,从政策层面为高校资源互补融合夯实了制度保障。修学分是大学生活的“规定动作”,而“学分互认”无疑打破了惯有方式。跨校选课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也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实际上,这种育人模式已在全国多个地区落地。例如,在北京沙河高教园区高校联盟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开设共享课程,供各校学生选择;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也启动了跨校...

01月01日 08:00

中国能源化工机械进出口服务 北京华宏天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网 能源石油设备网上贸易 石油设备采购 船级社认证 煤安认证 GOST认证 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API认证 北京API认证 能源网 石化商机 石油化工机械 能源石油化工机械领域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ISO9001认证 API Q1咨询及培训 ASME认证